办事热线 天下办事热线:

###

您的地位:首 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 > 专家:中国粮食供给有保证 代价下跌难继续

行业新闻

专家:中国粮食供给有保证 代价下跌难继续


中国新闻网官方帐号

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(记者 周锐)针对新冠疫情产生以来,国际粮价的下跌所引发的大众关于中国粮食供应的担忧,国度粮油信息中心初级经济师刘冬竹承受媒体采访表现,中国粮食供给有保证,代价下跌难继续。

材料图:山东2020年小麦歉收现场。沙见龙 摄

近期,新冠肺炎疫情环球伸张,恐慌心态招致国际粮价下跌,加之社会活动性资金充分,国际粮食代价也呈现分明下跌。2020年10月,国际主产区籼稻均匀代价同比下跌10%左右,粳稻下跌6%左右,小麦下跌5%左右。原粮本钱上升,米面等制品粮代价也有所下跌,但涨幅绝对较小。10月份国际主产区籼米均匀出厂代价同比下跌5%左右,粳米下跌1%左右,面粉根本持平。

同期,越南大米出口代价同比下跌37%,美国小麦出口代价下跌14%,团结国粮农构造发布的10月谷物代价指数同比下跌16.5%。

刘冬竹以为,2020年,我国粮食莳植面积波动,夏粮完成减产,秋粮劳绩靠近序幕,歉收已成定局,既满意了宽大人民群众的一样平常消耗需求,也无效保证了应对天然灾祸、突发事情的军需民食。

刘冬竹指出,以后我国粮食库存充分、储藏富足、供应充分,小麦稻谷两大口粮种类库存处于汗青高位,可满意天下一年以上消耗需求,估计小麦和稻谷代价将坚持在公道区间动摇。11月份后,随着主产区玉米上市量的增长,临储玉米继续出库,以及入口玉米及替换品连续到港,玉米市场供给完全有保证,代价持续大幅下跌的大概性不大。

——玉米前期持续大幅下跌大概性不大

刘冬竹剖析说,10月以来,国际新玉米上时价格高开高走,同比下跌30%左右。但国际玉米代价下跌,是自动调解优化莳植布局、促进玉米消耗的后果,切合国度政策导向,是正常公道的。前期持续大幅下跌的大概性不大,次要缘故原由有四方面:

一是9月份西南产生的台风灾祸对产量影响有限,台风前玉米产量根本构成,往年玉米还是歉收年景,前期玉米上市量将会合增长。

二是华北地域小麦与玉米代价呈现倒挂,迫使局部饲料企业利用小麦替换玉米。近期最低收买价小麦成交量分明恶化,正是由于饲料企业推销量增长,肯定水平上可以克制玉米代价下跌。

三是后期成交的临储玉米和一次性储藏玉米仍在持续出库供给市场。

四是玉米及替换谷物入口数目分明增长。往年1-9月我国入口玉米和高粱、大麦等替换品已达1773万吨,同比增长617万吨。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,现在我国企业已推销2020年度美国新季玉米凌驾1000万吨。2020年度高粱入口无望到达600万吨,同比增长230万吨。

刘冬竹发起,农人冤家卖粮时,只管即便做到平衡有序售粮。既不克不及自觉捂粮惜售,也不克不及扎堆售粮,制止会合售粮代价下跌,未出售的粮食要离地透风,上楼子、上栈子,制止霉变坏粮、形成丧失。

——稻价进入高位持续下行阻力大

刘冬竹介绍说,现在中晚稻会合上市,市场购销活泼,市场化收买占主导,优质优价特性分明。此中,黑龙江粳稻上时价格在1.3~1.32元/斤,同比根本持平,从上市初期看,收买和代价安稳运转。11月初粳米天下均匀出厂价2.09元/斤,比上年同期高3分钱。北方中晚籼稻上市后代价高开高走,开秤价会合在1.28~1.31元/斤,同比高开7分到1毛钱;11月初,中晚籼稻收买价在1.4~1.45元/斤,比上年同期高1毛4到2毛钱。中晚籼米天下均匀出厂价2.13元/斤,比上年同期高9分钱。

刘冬竹以为,稻谷高开高走的次要缘故原由:一是受疫情、灾情、舆情等多重要素影响,引发下跌预期积聚发酵,持粮主体捂粮惜售心态较重。二是储藏企业和加工企业等市场主体推销新粮正,方案收买量大,降价收买志愿激烈。

刘冬竹夸大,从前期看,随着稻价进入高位,持续下行的阻力大。次要影响要素:

一是供需根本面不支持稻价继续下跌,市场危害正渐渐累积。比年来我国稻谷供应充分,阶段性过剩特性分明,在供需宽松的根本面下,现在稻价已凌驾国度拍卖稻谷出库价,由于稻谷库存充分,供应压力后置,市场危害不停积累。

二是在稻强米弱配景下,收买主体降价收买志愿广泛低落,稻价下行阻力加大。

三是11月6日国度重启2018-2019年最低收买价中晚籼稻竞价贩卖,政策性稻谷投放后,将会改动持粮主体惜售心思。

刘冬竹表现,总体看,往年稻谷歉收已成定局,现在稻价处于公道区间,其规复性下跌,有利于增加稻谷库存压力,变更农人种粮正性,确保国度粮食宁静。

材料图:黑龙江省大兴农场秋收图。刘加海 摄

——小麦供给有保证 前期代价将坚持安稳走势

刘冬竹介绍说,往年小麦上市以来,受疫情影响,市场多元主体看涨后市,出于备灾思索,庄家自留粮增长,售粮正性不高,商业商囤粮志愿较强,市场流畅粮源偏紧,再受玉米代价下跌动员,小麦代价分明高于上年。

据监测,11月初华北地域平凡小麦均匀进厂价1.25元/斤,比开秤价涨了1毛钱,比上年同期高5分钱,小麦粉天下均匀出厂价1.58元/斤,与上年同期根本持平,属正常动摇区间。

刘冬竹夸大,现在我国小麦库存处于汗青高位,可满意一年以上口粮消耗需求,市场供给完全有保证。现在小麦每周投放量已增至400万吨,市场供应充分,前期小麦代价将坚持安稳走势。

别的,2021年小麦最低收买价每斤进步1分钱,开释出国度重农抓粮信号,有利于变更农人种粮正性,估计下年度小麦莳植面积稳中有增,为来年持续歉收奠基了底子。

——国产大豆少量上市后代价将有所回落

针对大豆市场,刘冬竹剖析说,比年来,我国农业莳植布局不停调解优化,加上实行大豆复兴方案,国际大豆莳植面积一连5年增长。国度粮油信息中心估计,2020年我国大豆收获面积1.47亿亩,同比增长700万亩。只管往年西南地域遭遇三次台风,但对大豆产量影响不大。2019年天下大豆产量1810万吨,创汗青新高。估计往年大豆产量1910万吨,再创汗青最高程度,与2015年相比,已累计增长600多万吨,增幅凌驾50%。

刘冬竹指出,往年国产新大豆代价高开高走,黑龙江大豆开秤代价2.0~2.1元/斤,同比下跌了3毛到3毛5分。11月初,黑龙江油用大豆代价涨至2.2~2.25元/斤,食用大豆代价2.4~2.45元/斤。估计前期国产大豆少量上市后,代价将有所回落。国产大豆次要间接食用、加工豆成品和大豆卵白,大批用于消费豆油。往年我国大豆再获歉收,国际食用大豆可以满意市场需求。(完)


###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封闭
二维码